6月,商務部宣布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》和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》的有關規定,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。在杭州市場上,目前來自歐盟的進口葡萄酒占年總消費量的三成以上。對歐盟葡萄酒“雙反”啟動后,引發了市場相關各方的高度關注。
受累庫存
理論上說,進行“雙反”調查,意味著今后從歐盟進口的葡萄酒關稅可能大幅提升,不但市場競爭力會減弱,進口商的利潤空間也將受到擠壓,這對原本就清淡無比的杭州葡萄酒市場來說,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考驗。
杭州西湖區玉古路附近,集中著不少酒莊。筆者近日走訪發現,這些酒莊大部分均主銷進口葡萄酒,國產葡萄酒只占很少的一部分。一家酒莊的銷售人員黃先生表示,和國產的比起來,消費者更青睞進口品牌。這其中,口感是一個方面,價格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。
筆者在該酒莊里看到,其銷售的進口葡萄酒中價格最低的一款還不到100元,可謂相當“親民”。黃先生說,“雙反”調查的消息傳出后,市場暫時還沒什么反應,至少他們酒莊里的進口葡萄酒還沒有漲價。他表示,“雙反”調查的時間較長,就價格而言,一般傳導速度不會那么快,因此近期不會出現什么變化。誠如他所言,在杭州一些超市,如聯華、物美等,筆者發現進口葡萄酒的價格暫時也是按兵不動。
只不過,價格沒有變化并不表示未來的走向仍然如此。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,進口葡萄酒的價格之所以暫時不變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進口商仍然在消化原有的庫存。
“今年的葡萄酒市場不景氣。”鄭曉思做這行的時間不長,但和2011年進入的時候相比,他的一個明顯感覺是,生意不及往年。
他告訴筆者,公司相當一部分葡萄酒都是從法國和意大利進口,按照目前的銷售進度,庫存供應到年底沒有問題,價格也不會有太大波動,但考慮到“雙反”調查影響,他們也在商量是否要新進一批葡萄酒,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數量不會太大。
靜候觀望
事實上,鄭曉思所遭遇的,也是杭州從事進口葡萄酒貿易酒商的普遍境況。從去年下半年以來,葡萄酒銷量就出現明顯下滑,酒商利潤出現收窄。這一點,在一些中小酒商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。
此前,杭州葡萄酒文化中心會長林國平曾稱,啟動對歐盟葡萄酒“雙反”措施,對葡萄酒貿易企業將是重大打擊。他打比方說,一瓶葡萄酒從法國產區出來是100元,經過稅收、運輸,到進口商倉庫里成本大約是170元,再經過經銷商、零售終端大概要600元。如果要征20%左右的“雙反”稅,可能一瓶酒就要700元。
“上漲的部分如果轉嫁給消費者,銷售就更加困難了。”董啟民當初和別人合伙做進口葡萄酒生意,投資的金額也不大,他很擔心如果真的征收“雙反”稅,生意會受到嚴重影響。
和董啟民不同,面對“雙反”調查,實力稍強的鄭曉思選擇的則是另謀出路。他說,接下來,他們可能會轉向進口澳大利亞、智利等地的葡萄酒。
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,這也在相當程度上代表了一些業內人士的觀點,那就是此次“雙反”調查極有可能將影響杭州進口葡萄酒的市場結構,自歐盟市場進口的葡萄酒將有所下降,美國等地的葡萄酒份額會逐漸上升。
而事實上,這種結構調整的趨勢已然有所顯現。根據杭州海關的數據統計,去年,從杭州口岸進口葡萄酒,首先是澳大利亞產的葡萄酒,占進口總量的60%左右;其次為法國產葡萄酒,占27%;再次為美國產與意大利產,分別占4.5%與3.8%。
不過也有人認為,新市場上升的幅度不會那么快,畢竟歐盟市場的葡萄酒在消費者中的品牌影響力非常大,消費習慣很難一下子轉變。“更何況,消費進口葡萄酒的人群基本屬于中高收入群體,價格稍有上漲,并不會對他們的偏好產生太大影響。”采訪中,不止一位人士表達了這樣的觀點。